疫病,见证人性

马奎斯在《爱在瘟疫蔓延时》将爱情疾病的「症状」互相辉映。(皇冠出版提供)

卡缪借由《鼠疫》表达人们曾经遭受的压迫和生活在其中的威胁及流亡气氛。(麦田文化提供)

疫病时代总能显现最深刻的人性,也成为卡缪、马奎斯和萨拉马戈三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作品主题。卡缪1947年出版的《鼠疫》(麦田出版),带读者重回遍地鼠尸、尸臭冲天的疾病现场,直视恐惧与生命意义。马奎斯1985年写的《爱在瘟疫蔓延时》(皇冠文化出版)则描述霍乱、战争与爱情,将爱情与疾病的「症状」互相辉映。萨拉马戈在1995年出版的《盲目》(时报出版),则描写一种失去视觉的传染病某天忽然降临,当失明者愈来愈多,只剩下少数没有失明的人见证社会秩序崩坏的过程

卡缪的《鼠疫》描述1940年代位于阿尔及利亚城市奥兰」,医师李厄在4月观察到老鼠患上怪病,横尸遍野。没多久,人们逐渐染上鼠疫,政府下令封城政策跟不上瘟疫致死的速度,远在法国血清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民众组成「卫生小组」自力救济,瘟疫仍然在城中横行,经过十个月才终于落幕。人们活在瘟疫之中,仿佛被遗忘,也失去希望,「整座城里的人都像没有未来似的过日子」,仅剩少数人仍然不愿放弃。

淡江大学法文系教授锡德在《鼠疫》中文版导读中写到,1942年卡缪曾在《札记》里写:「我想通过鼠疫来表达我们曾经遭受的压迫和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威胁及流亡的气氛。同时,我想使这层含义扩展到一般意义上讲的生存概念。」

马奎斯在《爱在瘟疫蔓延时》中描述霍乱与战争,但他笔下的霍乱不只是贯穿全书的疫病,也成为爱情的隐喻。他将陷入相思所产生身心症状比拟为霍乱,例如男主角阿里萨第一次看见女主角费米娜时,竟然「不想说话,食不下咽,夜里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等待情书时则是「焦虑难耐,严重腹泻,呕出绿色胆汁,失去方向感还常常昏倒」,有如染上霍乱。

在199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所着的《盲目》中,一位汽车驾驶在行驶间突然眼前一片白,看不见任何事物,和这位驾驶接触过的人也逐渐失明,连看诊的眼科医师也染病。政府决定把所有染上失明症状的人集中隔离在一所废弃精神病院里,眼科医师的妻子伪装失明,跟着先生进到隔离所,却见证在疫病的恐惧与未知中的真实人性。随着染上失明症状的人愈来愈多,文明秩序也逐渐崩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