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垃圾分类刚起步 借镜台湾经验

近日垃圾分类志愿者北京金隅丽港城社区参加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新华社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行将满1周年,北京市东城区25日举办「京台生活垃圾治理交流研讨会」,与高雄里民隔海视讯交流两地垃圾分类回收心得,台湾民众对于环保的公民自觉程度,以及废料回收后的再利用,都让与会人员惊艳不已。

京台生活垃圾治理交流研讨会在北京、高雄两地举办,两地管理部门代表、社区居民志工等140余人透过视讯连线,从政策面、实际操作、治理效果等几个层面分享垃圾回收经验谈。

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名誉副会长柴文忠表示,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件重要的「关键小事」,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是系统性民生工程,需要全体市民配合参与。

坦言,虽然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距离全体市民「长效自觉」还有一段路要走,他曾经造访台湾,对台湾干净整齐的街道留下深刻印象,垃圾治理总是离不开政策推动以及市民积极参与,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台湾空气品质健康安全协会理事长沈世宏分享台湾的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他指出,借由随袋征收,民众能实际感受到「垃圾产生越少,费用收得越少」,若愿意主动做好资源回收当然就是免费,此外,台湾透过立法手段对随意弃置垃圾或没有做分类的民众开罚台币1500元到3000元。

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理事长康凯认为,要倡导垃圾分类观念,应该要锁定年轻一代,聚焦上班族学生年轻人较易接受新观念,也能传递给长辈

当地居民石女士表示,台湾民众对垃圾分类素质特别高,她不讳言,当地许多人居民对垃圾分类做不到位,认为「为什么要给自己找麻烦」,但却没有意识到,这会对将来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东四街道六条社区书记春生指出,起先推广垃圾分类受到很大的阻力主因是民众「混装」和「混扔」垃圾多年,这样的观念一时片刻难以改变,于是社区志工组成一支「星光环保垃圾巡视队」在胡同监督宣导,最先不获居民认可,1年后,已进展乱丢垃圾的居民看到他们「会感到不好意思」。他说,台湾已推动垃圾分类20年,北京只有1年,还有很多可以向台湾学习之处,也盼有机会到台湾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