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99台湾久久-不敌钢筋水泥 红楼标记历史

风光不再▲具百年历史三和瓦窑,随着砖瓦建材没落,剩下十几位年迈的员工。(林宏聪摄)

再创商机▲现在的西门红楼已列为三级古迹。(本报资料照片)

▲三和瓦窑开发的迷你砖块组。(林宏聪摄)

▲台中工业区八卦餐厅,原是四○年代最流行的红砖窑。(冯惠宜摄)

台北有两栋知名的「红楼」,一是建于一九○八年的西门市场、一是隔年的建国中学校舍台南一中、高雄中学也各有「红楼」作为学校地标。或许你不知道,这些日治时期大量起造的红砖房舍,正是台湾砖造建筑的热恋产物。

烧砖盖屋 目仔窑崛起

明清来台的老百姓,无力负担昂贵砖瓦建材,建造官舍或城墙的砖块,大多自闽南海运而来。日本治台后,为了盖学校、铁路及官方建物,烧制砖块的目仔窑才日渐崛起。

后来更先进的八卦窑兴起,加上一九三五年中部大地震,许多土造民房倒塌,较有能力的民居商家大量使用砖材。由于需求增加,「台湾炼瓦株式会社」在各地广设八卦窑,烧制各式砖瓦。

位于台中工业区的八卦窑餐厅,一路目睹台湾砖窑的兴衰。第四代经营者林坤荣表示,他的曾曾祖父原本从事樟脑油等生意,看到红砖市场变大,才在大肚山盖起砖窑厂,当时名为「金盛兴」。

先进八卦窑 扩展隧道窑

八卦窑兴起后,由于烧砖时程更短、产量更大,林坤荣的曾祖父遂改建八卦窑。林坤荣解释,「八卦窑」的外形像运动场跑道,一个窑、一个窑室循序烧制,像是转动中的太极而得名。

林坤荣说,一九七○年隧道窑兴起,半自动化制程让成本更低,他们又增建了燧道窑,「最兴盛时,这里日产两万块红砖,不但曾参与十大建设,旧台北县市政府、东海大学的红砖都出自这里。」

高雄县大树乡的三和瓦窑创立于一九一八年,第三代老板娘黄秀兰回忆,日治时代当地有二十几个老板、三十几座窑。老一辈工人说,「最盛时,砖瓦一出窑就被抢光!」

高楼建筑风 砖窑渐没落

清早天还没亮,各地的牛车就在窑门口排队,由于没时间让成品冷却,工人们穿着两双草鞋隔热,来回搬动仍在冒着烟的砖瓦,任由汗水滴落,氤起水气

「砖瓦未经上釉,仍有吸水、透气的特性,所以砖瓦厝住起来较干爽凉快。」三和瓦窑第四代李俊宏说。相较于旧式土角厝及竹笼厝,红砖红瓦曾是进步富裕的象征。

八卦窑主要烧砖块,蛇窑则用来烧制琉璃瓦日用陶器。苗栗竹南蛇窑的负责人林瑞华表示,全盛时间,苗栗县境内处处可看到冒着黑烟、高耸的大烟囟,「最常见的目仔窑,至少上千个。」

然而好景不长,黄秀兰指出,「民国六十六年的赛洛玛台风后,房舍大多以钢筋水泥改建,砖瓦逐渐没落。」加上高楼建筑兴起,红砖的承重不如混凝土,少数采用红砖的建商,也改向中国、东南亚进口低廉砖瓦。

创意小砖块 吸引观光

现代人很难想像,台湾曾有高达六百座八卦窑,目前约剩二十几座;苗栗最后的目仔窑,去年因后龙高铁特定区而拆除。幸存者中,金盛兴改为餐厅,红砖隧道里摆了十六张圆桌,变成游客怀旧的景点;三和瓦窑开发出一套创意小砖块组,试图转型为教育推广;苑里金良兴窑厂成立砖瓦文物馆,以文化观光休闲产业吸引游客;竹南蛇窑则改走研究、教学及创作路线。

回望一百年,一栋栋红色砖房在我们四周矗立,却也逐渐消失;那些堆叠砖块有如积木的红楼,慢慢活成城市的传奇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