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技术士」之名成绝响? 卫福部急澄清:无此结论

▲「中药技术士」之名成绝响卫福部急澄清:无此结论。(图/中药示意图/ETtoday资料照)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中药到底该由谁来卖,一直以来饱受争议药师公会今(26)日表示,卫福部4月18日召开的沟通协调会议,已明确表明中药商不得以任何名义争取技术士一职,故取消4月30日的抗争游行。对此,卫福部中医药司回应,该项说法略有不妥,当时会议并未有此结论,只是确定未来不再用「技术士」之名,但仍可新增该类从业人员,只是要待业务范围确认后,才会讨论名称

中药贩卖行业早期多袭父子相传、师徒交棒模式,传承中药传统文化制药技艺,但随着时代环境转变,中药贩卖人员管理制度需依中医药专业分工社会需求适时检讨,才会规划透过修正药事法新生中药贩卖从业人员,管纳膏丹丸调配与贩卖等业务,并暂以「中药技术士」称之。

▲中医药司科长陈聘琪(左)与中医药司司长黄怡超。(图/记者严云岑摄)

因应此项改变,卫福部多次召开座谈会与相关团体沟通,2月10日预告药事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并于3月11日完成预告程序。由于中医药各界对该类人员产生方式及业务范围仍存有歧见,卫福部于4月18日再度召开会议,邀集中药从业青年、中药商、医师、药师及药剂生团体,针对新生中药贩卖人员的争议点进行讨论。

中医药司科长陈聘琪表示,4月18日的会议中,与会各团体不反对新生中药贩卖从业人员,但认为对于涉及处理药品的业务,仍应由经国家考试及格之专技人员执行。由于会议当日对该类人员的产生方式与业务范围尚有歧见,药师公会与中药商当日决定私下协商,再将结果提供给卫福部参考。

▲争丹膏丸散调配权!千名中药商日前「二度」包围卫福部。(图/记者严云岑摄)

陈聘琪强调,有关药师公会所提,中药商明确表达不以任何名义争取技术士一事,当日会议中并无此结论,「如果照他们这样说的话,感觉条路就断掉了」,因此才会赶在药师公会上午记者会后作出回应。

原本中药技术士是透过劳动部技能检定,但医师、药师却担心检定是否不够严谨,陈聘琪说,未来中药从业人员要继续依照卫福部规划的技能检定,名称将为「中药贩卖人员」,若提高到考选部专技考试,则会以「中药士」或「中药生」代替,但目前尚未有定论,只能持续搜集各界意见,并待业务范围确认后,再行讨论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