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名人堂/2‰與50%的醫病溝通困境

疾病的处理,不管流程再怎么标准、技术再怎么精良,因为人体有科学无法完全掌控的不确定因素,不能绝对避免意外。医师如何向病人与家属解释治疗并发症发生的机率,是医病之间的理性与感性。

如何看待医疗处置并发症的发生率?统计显示,有一千位罹患某种疾病的病人,在接受某种治疗后,出现某种严重并发症的人数有2位。对于此种严重并发症,我们可以说,「机率大约为千分之2」。

统计数据 与病人感受差很大

但是否可以告诉接受此种治疗的病人,发生某种并发症的机率就是千分之2?答案恐怕不是肯定的。因为以病人的立场看,遇到意外就是两种可能:会或不会?换句话说,就是机率一半一半。

心血管疾病患者接受心导管治疗,平均来说,发生致命并发症的机率大约就是千分之2。机率千分之2与50%有天壤之别,但这就是冰冷的统计与温暖的人道之间的重大歧异。

脑血管疾病,处置上也有差别不大,逻辑类似的情形。医学进步,脑血管栓塞引发中风,可以在发作后「4个半小时内施打血栓溶解剂」或「24小时内进行血管内取栓术」,两种处置皆可达成让半瘫肢体迅速复复原的效果。

选择何种治疗,当然需要专业的评估。对于施打溶栓剂来说,并非绝对安全,发生脑出血机率大约百分之3,所以治疗后必须入住加护病房观察。那么,对于每位需要施打溶栓剂者,在施打前医师应该告诉病家,发生并发症的机率是多少呢?

机率低却发生 病家恐难接受

说并发症百分之3,机率低,所以不用太担心。但虽然机率低,若不幸发生了,病家可能有两种态度,一是可以理解,也不责怪,接受后续处理;另一种态度,则可能因此翻脸,继而强烈质疑或抗争。

每人对于风险的感受不同,有人觉得一半机会不算高,有人则千分之2就很紧张。临床实务上,事前排定的「排程」治疗,可以提供一张「须知」请病家详读;但紧急状况,势必得在短时间内口头说明时,医病就都可能陷入机率解释的困境。

绝大多数的时候,医师当然会先就「理性」统计数字予以说明,然后斟酌病家反应,再决定是否给予「感性」补充。如果医病关系和乐融融,医师应该都会予以鼓励安慰,不会太过严肃冷血,只丢出「是或否」的选择。

但真实世界显然不是如此。没得选择的病家终于接受了治疗,皆大欢喜的机率虽然很高,先前的「言过其实」也许让病家「白白」担心了,但医师所承担的责任,显然能减轻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