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课专教「造神圣人」… 廖玉蕙:学生又做不到!

高中国文课本,国文课本示意图。(图/资料照)

记者卢映慈综合报导

课纲审查首次出现学生代表,成为各方角力下的箭靶,甚至质疑「学生没有那个专业度来审课纲」!学生代表林致宇曾说「唐宋八大家造神」,也引起一片讨论,作家廖玉蕙则力挺,表示「课文从不教学生成为一个欢喜自在的普通人」,圣人神格化事迹的确是造神运动

廖玉蕙在脸书上表示,学生的「造神说」其实是真的,课文、尤其是文言文,都会选择的「崇高圣人」内容,对学生来说根本没办法在生活中实践,发现自己没办法成为圣贤,反而觉得「忠孝节义都是屁」,变成反动教育从来不教学生成为一个「欢喜自在的普通人」,无视「人」,「圣人」对于金字塔底层的大多数人都是沉重。

▲课审大会第12次课纲会议,确认文言比例35~45%。(图/教育部提供)

对于学生能不能参与课纲审查,廖玉蕙认为,年轻人关心自己即将面对、已经面对的教学内容,「对自己的事情关心,是美事一桩」,有幸承担这样的重责大任,可以学习思考、归纳、分析,这个机会也会让他们比大人们更认真;如果认为高中生没有能力判断,也要排除「顽固、偏执或糊涂的老人甚至成年人」,这样才公平

廖玉蕙说,菁英学术上确实有专精、有杰出的表现,但只在大学研究院里研究某个学门的高深议题,不食人间烟火,用「杰出傲视群伦」,从不关心中学教学现场,「很怀疑他会比努力正视问题的高中生更知道教育现况」。不过有网友表示,课本中有「种豆南山下的陶渊明」、「想跟曾点一起归隐孔子」,哪里像廖玉蕙说的「造神」?而廖玉蕙自己出书谈诗词,不也是自打脸?

▲2015年反课纲学生占领教育部前广场。(图/记者张语羚摄)

但廖玉蕙回应,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孟郊「春眠不觉晓」,杜甫的「国破山河在」、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后主「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些作品恰巧都是造神之外的作品,不是所有的古代作品都在造神,人们有听故事及欣赏美的潜在欲望,但一般比较不喜欢直接听人说道理,应该「好好的让这些文学遗产用好的样貌被看见」。